关于组织开展大足区2024年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论文专项征集活动的通知
?
各中小学、幼儿园:
为推进智能研修平台规模化应用、促进教师高质量发展和成果转化,根据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教技资[2024]29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大足区2024年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论文专项征集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对象
仅面向参与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区域研修、试验校精准研修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6月25日止。
三、活动主题
(一)主题一:智能精准教研模式研究
指区域或学校基于智能研修平台开展智能精准教研活动的模式和方法,助力教研数字化转型。
(二)主题二:精准教研视域下的教师画像研究
指利用教研大数据,精准“表征、发现和预测”教师个体或群体的特征、需求和行为等,开展基于大数据的教师个体画像或群体画像研究,关注个体差异、发现共性问题,进而有效实施干预和改进。
(三)主题三:精准教学反思与指导研究
指教研团队利用智能研修平台进行精准教学反思、诊断和指导,需体现执教者个人的教学反思,以及专家、教研员或教师对执教者的教学帮扶和指导。研究对象可以是一节课,也可以针对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课堂进行周期性反思,还可以是多名教师的对比反思。
(四)主题四:精准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研究
指教育管理者基于智能研修平台的教研数据、教学数据、用户数据等,研究、监测、评价本地教育、教研质量,并进行精准决策。
(五)主题五:GEBUS研修共同体研究
指多在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构建“多方协同的智能精准教研共同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
(六)主题六: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研究
指区域或学校利用智能研修平台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与能力的理念、方法与成效。
(七)主题七:平台规模化应用实践研究
指探索教研理念和方法创新,发挥试点区域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研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规模化、常态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四、论文格式要求
1.文章要有明确的观点和具体内容,围绕智能研修平台开展研究,重在原创,突出重点,反映学术和实践创新。文章应包含题目、摘要(200字以上)、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文中引等,万方重复率不得超过15%(访问xueshu.baidu.com→论文查重→进入万方数据查重)。
2.全文不少于5000字。
3.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在参照附件范文的基础上,请务必在论文“参考文献”后空一行,用宋体五号字体注明“所有的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职务、邮箱和联系电话”。
4.提交稿件限Word格式文档,内容应以文字为主,可根据需要适当插入图片及表格;不接受图片、PPT及以其截图等为主要内容的文件投稿。
5.论文选题应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内容具有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具体要求详见附件2。
6.不按照附件1格式要求排版的论文、字数不达标的论文,视为不合格参赛论文。
五、奖项设置
按照参评文章数量总量约15%、25%、40%的比例,分别评审出区一、二、三等奖。由区技装中心颁发荣誉证书。
六、活动要求
1.本次活动仅面向参与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区域研修、试验校精准研修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未参与研修的不能参加此次应用论文征集活动。
2.区技装中心将遴选部分论文参与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论文征集活动。被中央电化教育馆评出的优秀论文,将择优发表于《教育与装备研究》,其他入围论文拟收入中央电化教育馆的论文集。
3.论文命名规则为“教师研修编号《论文标题》教研组名称+姓名”,如区域研修举例:xxyw03-1《论文标题》小学语文大规模教研3组向兴春.docx;如试验校精准研修举例htyw01-14《论文标题》海棠小学语文教研组陈苏岚.docx。
4.查重报告命名规则为“教师研修编号《论文标题》简明报告”、“教师研修编号《论文标题》原文标注报告”。
5.参赛教师将论文、简明报告、原文标注报告(缺一不可),传所在研修小组的教研组长。教研组长以本小组的教研组名称建立文件夹,由教研组长负责收集、整理本研修小组教师的参赛论文,并填写“论文汇总表”。
6.区域研修由教研组长统一报送、试验校精准研修由学校统一报送。6月25日后,将不再接收参评论文。
联系人:陆浩,联系电话:64360077
?
重庆市大足区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2024年5月8日
?
附件1:附件1论文基本要求和范文.pdf
附件2:附件2优秀论文推荐标准.pdf
附件4:关于组织开展大足区2024年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论文征集活动的通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