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 11500111MB16656026/2021-0057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林业、水利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农业农村委 | [ 发布日期 ] | 2021-07-23 |
[ 成文日期 ] | 2021-07-15 | [ 有效性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6656026/2021-00572 |
[ 发文字号 ] | |
[ 主题分类 ] | 农业、林业、水利 |
[ 体裁分类 ] | 其他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农业农村委 |
[ 发布日期 ] | 2021-07-23 |
[ 成文日期 ] | 2021-07-15 |
[ 有效性 ] |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足区分校2021年大足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足区分校
2021年大足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
?
2021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下达2021年度农民教育培训任务的通知》(渝农办发〔2021〕10号)、《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2021〕51号)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渝财农〔2020〕139号)、《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大足区财政局关于上报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大足农委〔2021〕250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制定2021年大足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和《中共中央办公厅 盛京棋牌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抓重点、抓要害、抓落实,树立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协调,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协同、提升能力与延伸服务衔接,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等行动,培养适应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目标任务
2021年全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795人。其中:市级调训65人,包含农业经理人13人、青年农场主16人、农民讲师6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30人;区级培训730人,包含经营管理型人才330人、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400人。经营管理型人才分六个班次培训,培训产业主要有:粮油、蔬菜、特色经济、水产、畜禽、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分八个班次培训,培训专业主要有:农资营销、农业生产安全、芳香、蚕桑、蔬菜、果树、中药材、柑橘。
三、组织实施
围绕全区保供、衔接、禁渔、建设、改革等重点任务,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加快培养各类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为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精准选择培训对象。
1、建立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库。根据全区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在全区广泛宣传发动,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摸底。遴选年龄在18—60周岁,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及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及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在农村、集镇居住或创业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等6个培养计划建立培训对象库。
2、确定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分级分层培训,按要求遴选青年农场主、农业经理人、农村致富带头人师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参加市级培训。组织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开展区级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经营管理型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及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及骨干为主要对象;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以我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农机服务人员,以及农业信息员、农资营销、农产品电商人才等专业种养加能手为主要对象。????
(二)严格实施模块化培训
根据培育对象和培训内容,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综合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线上培训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培训针对性和质量效果。大幅提高实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生产技术培训以实训为主。依托“渝农云”等在线学习平台,全面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考核,鼓励农民自主学习。经营主体型线上学习不低于32学时,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线上学习不低于8学时。
(三)优化配置师资队伍。
1.完善师资库。根据产业发展及农民培训需求,从区内和区外广泛吸纳聘请熟悉“三农”工作、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以及农业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等加入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以及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等推荐的优秀教师,完善本级师资库。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渝府办发〔2019〕61号)要求,培训师资原则上从市、区两级师资库择优选聘,实行有偿教学,教师授课标准参照《大足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盛京棋牌重庆市大足区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大足财行〔2018〕429)文件规定执行。
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主导产业类型全覆盖和课程内容全覆盖,授课教师按培训内容制定适合我区相应专业的教学纲要和PPT课件,把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检验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标准,实行线上与线下双重考核机制,切实提高农民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满意度。
(四)规范培训管理。
1.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一是培训时间:经营管理型累计培训时间为15天(120学时),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累计培训时间为7天(56学时)。二是培训进度:8月底以前完成需求调研、制定培训方案、做好培训前期准备;9月—12月开展培训,按时上报培训进度情况、典型学员风采、培训简报等资料;?12月20日前完成培训工作,并及时报送工作总结、整理培训档案,准备接受上级部门的项目检查和绩效考评。
2.征订优质培训教材。严格按照《重庆市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关于做好2021年农民教育培训文字教材使用工作的通知》(渝农广发〔2021〕8号)要求,从农业农村部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教材中征订。坚持择优、适用的总体原则,合理搭配通用教材和专业教材。
3.建立培训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市级、区级相关文件的培训要求,建立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落实好农民教育培训第一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对培训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4.推进信息平台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系统数据库建设与管理。所有培训班、培训学员、培训教师、课程安排等实现线上可查,在培训结束前完成全部培训信息录入和线上测评工作。
5.规范培训档案资料
按照项目管理要求,指定专人负责培训档案收集、整理、完善、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一班一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上级有关文件资料、培训项目的实施方案、授课教师教学课件、培训绩效评估资料(学员满意度测评表)、培训学员签到册及考勤表、培训总结、培训照片及视频资料等。
(五)落实高素质农民扶持政策
加强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的跟踪服务,创造有利于成长发展的政策环境,整合政策资源,引导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倾斜。鼓励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村致富带头人等高素质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参加多种形式的展览展示和技术技能比赛,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创造机会条件,让参训农民跨区县跨省市交流,拓展理念视野。
(六)强化绩效考评
按照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中的农民教育培训指标和《重庆市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工作考核》中关于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突出培训对象满意度,依托渝农云平台和“云上智农”APP,对所有培训班次、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实行线上考核。
四、项目资金及主要用途
今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财政补助资金204万元,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经营管理型人才、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人才培训支出。培训资金严格按照《重庆市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渝财农〔2018〕145号)、《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渝财农〔2020〕139号)规定执行。主要包括为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所开展的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线上学习、现场观摩、交流实践、技能比赛、最佳评选、绩效评价、信息宣传、统计监测、学历提升等内容。
(一)培训经营管理型人才330人,按累计培训时间120学时,人均2500元标准进行培训(含线上培训),共计培训费82.5万元。
(二)培训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人才400人,按累计培训时间56学时,人均1500元标准进行培训(含线上培训),共计培训费60万元。
(三)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30人,按照中组部、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培训时间7天,人均3000元标准进行培训(含线上培训),后续跟踪服务费人均1000元,共计12万元。培训经费直接转培训基地(市里统一安排)列支。
(四)经营管理型人才重点扶持、技能比赛、信息化手段、后续指导管理服务等费用,补助标准人均1500元,共计49.5万元。主要用于五个方面:一是举办农民致富带富技能大赛;二是评选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是对本地从事农业生产有示范引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予重点扶持;四是后续指导管理服务支出,包括跟踪培训、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等服务;五是促进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利用激励奖励政策,组织学员积极参加中高职学历提升教育。
培训资金是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委在资金文号(渝财农〔2020〕139号)中列支。要建立培训资金专账,健全支出明细,做到专款专用。严禁贪污、挪用资金,确保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五、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最佳农民,宣传先进典型,宣传优秀示范基地及实习实训基地,着力树标杆、立典型、讲经验、推模式。把示范引领作为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良好氛围。
?
附件: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分配表
?
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大足区分校
2021年7月15日
???
附件1
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分配表
培训类型 (天数) |
培训产业(专业) |
培训人数(人) |
联系单位 |
经营管理型 (15天) |
粮油 |
50 |
粮油科 |
农村致富带头人 |
60 |
乡村振兴科 | |
水产养殖 |
60 |
渔业科 | |
畜禽养殖 |
50 |
畜牧管理科 | |
特色经济 |
60 |
特经科 | |
蔬菜 |
50 |
特经科 | |
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 (7天) |
农资营销 |
50 |
粮油科 |
农业生产安全 |
50 |
安全科 | |
果蔬 |
50 |
万古镇 | |
中药材、花椒 |
50 |
季家镇 | |
柑橘 |
50 |
棠香街道双丰村 | |
果树 |
50 |
智凤街道八里村 | |
蚕桑 |
50 |
中敖镇蚕桑基地 | |
芳香 |
50 |
高升镇芳香基地 | |
合计 |
|
7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