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218 | [ 发文字号 ]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发布日期 ] | 2025-11-13 |
| [ 成文日期 ] | 2025-11-13 | [ 有效性 ] |
| [ 索引号 ] | 11500111MB15011811/2025-00218 |
| [ 发文字号 ] | |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 体裁分类 ] | 工作动态 |
| [ 发布机构 ] | 大足区卫生健康委 |
| [ 发布日期 ] | 2025-11-13 |
| [ 成文日期 ] | 2025-11-13 |
| [ 有效性 ] |
糖尿病健康知识科普
??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伴有胰岛素作用缺陷(即胰岛素抵抗)。
二、糖尿病有什么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大方面:一是因急性高血糖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可能危及生命。二是因长期慢性高血糖导致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和心力衰竭,其中ASCVD包括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上述血管病变可以导致心肌梗死、卒中、失明、肾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
三、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
(一)高风险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者为糖尿病高风险人群:
- 年龄≥40岁;
- 超重与肥胖[体重指数(BMI)≥24kg/m2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有糖尿病家族史;
- 缺乏体力活动;
- 高血压;
- 血脂异常;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分娩史或妊娠糖尿病史。
(二)糖尿病前期人群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者为糖尿病前期人群:
- 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
- 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
四、如何预防糖尿病?
对于一般人群,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戒烟限酒、平衡心理状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对于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超重肥胖及热量摄入,加强体力活动,同时做好早期筛查。
提倡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时,应到医疗机构进行糖代谢评估。
五、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一)健康生活
平衡膳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适当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二)配合诊治
定期到医疗机构就诊,遵医嘱用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如服药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需调整用药,需及时和医生沟通。
(三)主动管理
与医生团队共同定制健康管理计划,规律监测血糖、血压、血脂和体重;每年进行慢性并发症筛查,包括足病、视网膜病变及肾脏病等。
(四)平和心态
保持乐观的情绪与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血糖稳定。如出现病情变化,在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调整心态。
(五)寻求支持
当血糖控制遇到困难时,可与家人、朋友或病友述说,寻求理解和支持。
?
?
来源:重庆市大足区健康教育中心
拟稿:曾好
审核:戴可会
?????????????? ????? 重庆市大足健康教育中心
?????????????????????? ???????? 2025年11月13日
网站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