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金钱板》是什么?
大足金钱板是成渝两地民间曲艺品种,在清末及民国初期广泛活跃于民间。金钱板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三块,每块长约一尺、宽约一寸,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故名“金钱板”,又称“打连三”、“三才板”、“金签板”。表演者左手执两块竹板,右手执一块竹板击节伴奏说唱故事。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流派分“花派”、“杂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热闹,且打且耍,眉眼身法灵活自如;“杂派”唱词长短运用自如,不受节奏拘束,唱一段说一段,说中带唱;“清派”重视咬词吐字,字正腔圆,细腻准确,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虚字尾音出现,表演动作不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